Wutopia Lab受风语筑公司委托以预言未来城市的方式完成了的中国第一个建筑模型博物馆。
Models in model |
风语筑创始人李晖希望在这个博物馆里展示所有中国当代知名建筑师的建筑模型。他的灵感来自东京的模型仓库。当我(本文作者:俞挺)翻看模型仓库的照片时,一个灵感闪电般击中我。既然博物馆集中展示的是各种建成或未建成项目的建筑模型,那么如果以宏观的视角观察这些千差万别的项目,然后一旦悬置它们的地域和时间的差异,它们其实可以一起构成一个世界。
于是,我决定把整个博物馆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未来城市的模型。而这些收集来的模型就是这个未来城市肌理上的不同的构成部分,它们各自发散性地预言着不同的未来。这样的模型博物馆才是具有建筑学意义的,这就是Models in model。
| 1909 Theorem |
“All the comforts of the country with none of its disadvantages”
东京的模型仓库货架上密密麻麻的模型让我想起了库哈斯在《疯狂的纽约》里引用的漫画家A.B Walker 在1909年三月在杂志上发表的漫画。库哈斯认为这代表了一种对摩天楼的乌托邦想象。2011年,我关于垂直城市的博士论文里引用了库哈斯的这段文字和图片。我认为20世纪初从欧洲到北美对摩天楼的各种想象形成了垂直城市的雏形。由此激发我要把博物馆设计成一个关于未来的垂直城市模型。
《看不见的城市》中轻盈的城市之二中提到的完全建筑在高脚桩上的珍诺比亚帮助我确定了未来城市的基本架构。我希望作为城市一部分的模型是漂浮在这个未来城市的界面之上的。但我不想具体化这个未来城市的形象。为了突出的是建筑师们的建筑模型,这个城市应该是抽象的。最后我决定用高脚即直径为32mm的圆杆作为基本元素来构筑这个未来城市, the Last Redoubt(名字来自于1912年的科幻小说The Night Land)。
The Last Redoubt
| 看不见结构的建造 |
我们总共用了5653根钢管建造了Last Redoubt这个垂直城市。我把结构柱和装饰柱在尺寸和视觉上设计成一样来刻意削弱结构的存在表达。这些钢管连续形成序列后又成为垂直城市不同区域的分隔界面。
Last Redoubt同时具有人和模型的两种尺度。在模型的尺度上,Last Redoubt有十几层高,所有的模型承板都是悬挑焊接在圆杆上的。不同的模型坐落在不同高度上的承板上,它们同时塑造Last Redoubt的形态。在人的尺度上,博物馆有个穿越各个展区的夹层。夹层是用悬吊的方式建造,吊杆一样是直径32mm的白色圆形钢管。我把夹层隐藏在钢管形成的界面中是为了避免在视觉上让两种尺度发生冲突。参观者可以隐秘地穿行在模型之间来观察模型。是作为博物馆重要的体验流线,同时它也是作为模型的Last Redoubt立体交通系统的一个部分。